我國自古以來以農業大國自稱,我們都在發展的路上一直都在探索,現在正邁向更加智能化的農業管理,一水一山村提供可視化農業直播軟件,給農場主和消費者帶來更直觀的視覺體驗,更好的了解農產品的生長詳情。
農業1.0時代,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在我國農業生產方面產生過積極的影響,但隨著時代進步,這種小農體制逐漸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個階段主要以“產量高”為目標,雖然比起現在動輒成千上萬畝的農業項目來說大多還是“小打小鬧”,但卻為農業產業化奠定了基礎。可以說,農業1.0主要追求的是農業耕種技術的“專”。農業也正朝著智能化一步一步前進,拭目以待智能化農場給大家帶來的驚喜。
“互聯網+”農業旅游發展出一種推廣農業旅游的新模式。在“互聯網+”的旅游時代,當互聯網邂逅了農業旅游,便塑造了最美好時代下的最美麗鄉村,農業旅游便進入了3.0時期。計算機、手機移動互聯網,微信、淘寶等各種平臺以及創意互聯網思維等與農業旅游的完美融合,將實現農業旅游的創新、增效,創造出鄉村旅游的新價值形態。
“互聯網+”畜牧管理,不僅為農場主自動監控所有農作物或畜牧產品的生長情況,還提供消費的終端,為消費者實時反饋產品的生產狀況,實現交互性、整合性、超前性與經濟性,讓產品銷售變得更加簡單。一水一山村是您智能化管理農場的小幫手,讓可視化農業引領智能化農場第一站。
“畜牧業4.0”必將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發展的新的著力點,它是畜牧業與工業、息業的寬泛的契合,它是生態建設的重點之一,是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保護的促進劑,它對于解決我國人口多、天然草地退化、水資源匱乏等短板及保證社會穩定至關重要,它也是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是農牧民增收的有效方式,必將極大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大數據是當前國際上的熱點研究方向,通過大數據獲取技術以及數據挖掘處理技術,研究智能植物工廠數字化作物高效生長管理模型,建立作物生理信息與環境、營養物之間的定量規律,為溫室精準化管理提供依據。通過不間斷實時連續獲取植物工廠環境參數以及調控設備的工作狀態,采用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具有在線自動優化能力的植物工廠環境參數模型,為智能植物工廠環境智能控制提供技術支持。
全自動無人農場將逐步變為現實全自動無人農場的實現是種植業4.0的主要標志。由英國什羅普郡哈珀亞當斯大學的喬納森·吉爾、基特·富蘭克林和馬丁埃布爾三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嘗試創建了全球第一家無人農場。他們開發了一種自動拖拉機,可由農場主在控制室操作,進行播種和噴灑。同時,利用無人機采集“四情”數據,進行空中評估,觀察作物生長情況然后,用一臺自動聯合收割機進行收割。這樣就避免了農學家親自去農田觀察和作業。
農業“四情”監測預警系統以先進的無線傳感器、物聯網、云平臺、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基礎,由墑情傳感器、苗情災情攝像機、蟲情測報燈、網絡數字攝像機、作物生理生態監測儀,以及預警預報系統、專家系統、信息管理平臺組成。各級用戶通過互聯網在PC(個人計算機)和移動客戶端訪問數據和進行系統管理,對每個監測點的病蟲狀況、作物生長情況、災害情況、空氣溫度、空氣濕度、露點、土壤溫度、光照強度等各種作物生長過程中重要的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管理。系統聯合作物管理知識、作物圖庫、災害指標等模塊,對作物實時遠程監測與診斷,提供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決策,成為農業技術人員管理農業生產的必備手段。
畜牧業4.0的智能牧場養殖信息系統是在集成多種尖端科技的基礎上,根據牧場信息化需求,建立以牧場為中心的管理機制,以RFD電子耳標識別帶動養殖日常管理,通過畜禽基本信息管理平臺、畜禽電子履歷查詢平臺、畜禽疾病檔案管理平臺、畜禽防疫管理平臺、畜禽生長發育管理平臺、畜禽營養管理平臺、畜禽繁殖管理平臺、基本信息管理平臺、報表管理平臺、乳牛產奶量管理平臺等,實時、全天候地掌握各養殖場的動態信息,實現畜牧養殖管理的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和無人化。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韋家碾一路118號紅星國際廣場C座827 電話:028-85565308 189-8199-7898
電話:189-8199-7898 成都市韋家碾一路118號紅星國際廣場C座827
Copyright©2020 創軟科技·農視云版權所有 蜀ICP備09020550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