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簡稱為“煉”,是指通過適度運動,將機體的整體狀態由一般狀態推向良好狀態。因為,機體自身具有很強的“超負荷”能力,這是身體強壯的標志。機體只有在這種良好狀態水平上,才具有抗病防病的能力。
鍛煉的過程就是促使機體具有“超載運行”能力的過程,超越現有的界限。
養身之道在于動。
(1)各種體育運動都能鍛煉身體。符合養生需求的運動,應首選太極拳、瑜伽、慢跑、游泳、唱歌(也算運動)跳舞、走路等。隨著體力和體質的提高,也可以逐步增加一些速度和力量型運動。
(2)利用“丹田呼吸法”來強健五臟六腑,更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學習和掌握的,因為這是最方便、最自然、最有效的強身方法。
(3)隨時隨地調整自己的身形姿勢,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鍛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機體始終保持著“開放疏通”的狀態,否則機體就會因為扭曲、擠壓而產生堵塞。切記:對身體的姿勢結構進行自主調節就是廣義的鍛煉。
身體正確的姿勢結構是生命藝術的展現。自然界中最大的藝術是生命,最好的藝術品是身體。
健身也健心,心強身壯好人生!
老子有言: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簡單地概括:人生充滿著各種矛盾的斗爭,各種各樣的危機與挑戰,只要勇于面對失敗,從中總結教訓,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記?。喝松鷽]有失敗,只有放棄。成功一定是多次失敗累積的結果。事業成功的大小,與心理承受能力成正比。這是一條心理方面的普遍規律。
認知升級,提高維度!“養心之道在于靜”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通過靜坐、禪修等“觀照”的功夫,提高“認識自我”的能力,即修慧的功夫,也就是意識的深化過程。事業成功的大小與意識的深度和廣度成正比。這也是一條普遍規律。
總之,通過之前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建立起這樣的概念:“治、養、煉”是在不同階段,不斷地提升機體的整體狀態水平的過程,如同接力比賽一樣。
又如同打仗,“治”是攻城,“養”是守城,“煉”是建城。否則,攻了城守不住,守了城不能建設,也就等于沒有真正成功。
“治、養、煉”三位一體及其對應的機體生理、心理、意識三位一體,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的,這樣也就形成了自然醫學完整的、新式的、靈活的醫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