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治簡稱為“治”,就是治理或調理機體生理層次的內環境,使其達到干凈、通暢、有序的狀態。
只有從根本上鏟除機體中的“毒、堵、亂”病根,機體才有希望真正朝著健康的方向轉化,機體自身固有的修復調節能力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一切適度的外在治療手段才能發揮作用,因為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這是一條哲學原理。
一個死去的人,任憑醫生給他用什么靈丹妙藥都不可能奏效,因為內在的根沒有了,一切外在的措施都將是徒勞的。
調治過程,就是幫助機體從疾病狀態向正常狀態轉化的過程。
心理方面的不健康會直接影響到機體的整體狀態,這里主要是指脾氣、情緒、性格等方面的問題。雖然心理傾向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但是通過后天的學習與教育,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變。例如脾氣暴躁、情緒易激動的人,通過素質的訓練、涵養的陶冶、心胸的放大,照樣可以改變。
總之,通過調理可以獲得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因此可以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系,減少很多煩惱與憎恨,使身心保持著良好的“有序度”,健康因此獲得。
心是身心“總指揮”,從源頭保證“正能量”,才能保證身體的順暢進行。
如何調整好自己,才能夠獲得更多“正能量”?機體的一切行為都是意識的指令所產生的結果,同理,疾病的“果”也是由“心”造出來的。如果意識發出來的都是一些負面信息,那么機體就一定對應地產生一些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就一定會將機體的狀態拖向負面,也就是走向疾病狀態,這是意識對機體產生作用的基本邏輯過程。
舉例來說,假如有一個人整天懷疑自己的肝臟有問題,這種負面信息就會造成肝臟緊張,引起肝臟收縮和紊亂。如果肝臟一直處于這種負能量下,功能就會一直下降,時間久了就會真的發生病變,這就是我們說的“著病相”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當知道為什么戰勝疾病的信心非常重要。每天給機體輸入正向信息,機體也就能朝著正向轉化。只有這樣,機體才能進入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中。這又是一條人生哲理:正向信息產生正能量,正能量產生正向行為。